红树一株,千家万户

2010-05-28 16:24

 

刚从特呈岛回来, 与大家分享一下旅程见闻. 特呈岛位于广东湛江,下面是卫星图

岛的东南有非常壮阔的潮间带,高潮带是红树林,低潮带是泥沙环境

下面我带大家看一看红树林,下面是典型的一株红树

走近红树,首先观察的自然是树叶,这些叶子上有很多螺

现在,稍微低一下头,看看树枝和树干

树干上的牡蛎

当然,最热闹的还是树根部分,我们蹲下来吧

红树林里的石头,孔洞万千

仔细看,每一个洞都是一个家

必须说明的是,我这里只拍了与贝壳相关的物种, 实际上,红树林是鸟的家,是昆虫的家,是甲壳动物的家......,说每一株红树下都生活着千家万户那是毫不夸张的.

顺便回答一下我这次出门之前就收到的一个问题, 有朋友问我收集贝壳,会不会导致物种危机?

我负责任地回答:不会.

下面我稍微详细地解释一下. 动物保证后代繁衍,基因传承,基本上有两个模式:低等的动物,一般靠大量繁殖,比如有的物种可以产上万枚的卵,只要这些卵有万分之一的存活率,那子代数量就不会比亲代少,这种模式的关键是高生殖率.相反地,高等动物,比如哺乳动物, 它们一生繁殖后代不多,但精心照料,存活率很高. 这种模式的的关键是高存活率.

对于低等动物,它们繁殖率极高,天敌也好,人类采集也好,都不足以让它们濒危,就象蚊子苍蝇怎么也打不完一样. 对于这类物种,消灭它们的办法是摧毁它们的生存环境.比如红树林里的贝壳,采集是采不完的,但你要是把红树都拔了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. 所以,这类物种,只要保护了它们的生存环境,也就保护了物种

对于靠高存活率来维持繁衍的物种,比如熊猫老虎,人类的捕杀足以导致物种灭绝. 所以,要保护这类物种,不仅要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,还要禁止捕杀.

上面的说法大家在多数生态学课本上都可以看到, 而且不同的繁殖模式和保护方式都有专门的术语,为了便于理解,我就都用大白话说了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弄本生态学的书看看.

 

, , , , , , , , ,